当你接到“境外来电”弹窗提醒时,当96110反诈专线响起时,这不是骚扰,而是警方在拼命拉你远离诈骗深渊!
触目惊心:诈骗离你只差一次点击
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高校高发安全风险,据统计,大学生群体因网络依赖度高、社会经验不足,已成为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群体。一桩桩案例警示我们:诈骗并非遥远的新闻,而是潜藏在校园生活中的真实陷阱。
电信诈骗对学生的三大致命危害:
财产重创,家庭承压
不少学生被骗走生活费后,还被诱导陷入网络贷款,最终背负巨额债务,只能求助家长偿还,给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心理创伤,精神煎熬
学生承受能力较弱,受骗后常陷入懊悔、恐惧等负面情绪,部分极端案例中,甚至有学生因无法承受压力付出生命代价,酿成家庭悲剧。
法律风险,前途受影响
少数学生被蛊惑出租、出卖个人电话卡、银行卡,在不知情中成为诈骗“帮凶”,最终面临法律制裁,给人生留下污点。
精准拆解:瞄准学生的5类高发骗局
1.兼职刷单诈骗:“轻松赚钱”的致命诱惑
骗子通过短视频、群聊等渠道发布“高薪刷单”广告,先以小额返利骗取信任,再诱导下载涉诈APP投入大额资金,最后以“账户冻结”“完成连单”等理由拒退钱款并失联。需特别注意:刷单本身属于违法行为,所有此类兼职均为诈骗。
2.冒充身份诈骗:熟人面孔下的陷阱
冒充老师/辅导员:以“补交学费”“收班费”为由要求私下转账;
冒充客服:谎称“快递丢件理赔”“账号异常”,诱导点击钓鱼链接或泄露验证码;
冒充航空公司人员:准确报出航班信息,以“退改签理赔”为名套取资金。
3.校园贷/培训贷诈骗:“无抵押放款”的圈套
以“低利息、秒到账”为诱饵,诱导学生办理贷款,实则签订高额利息合同,或以“手续费”“保证金”名义提前收费,导致学生背负沉重债务。正规助学贷绝不会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费用。
4.助学金/中奖诈骗:“天上掉馅饼”的骗局
冒充教育局或学校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中奖兑奖”为由,要求先交押金、手续费或刷银行流水“验证还款能力”,得手后立即失联。
5.游戏账号交易诈骗:虚拟资产的陷阱
诱导玩家脱离官方平台私下交易,或通过虚假交易网站骗取钱款,甚至以“账号解封”等名义套取账号密码及验证码。
终极防线:记住这“三不四要”防骗技巧核心“三不”原则
不轻信:拒绝“高薪兼职”“免费中奖”等诱惑,陌生来电和信息保持警惕;
不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核心信息,绝不告知任何人;
不转账:凡是要求转账汇款的,无论对方身份如何,一律先核实再操作。
关键“四要”行动
要认准官方渠道:缴费、贷款、领补助等均通过学校官网、正规APP办理,拒绝私人账户收款;
要谨慎添加群组:只加入辅导员或学校官方发布的群聊,陌生群聊果断退出;
要核实身份信息:接到“熟人”“客服”来电,通过电话、当面等方式二次确认;
要安装防护工具:务必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
诈骗手段再翻新,也敌不过我们的警惕之心。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幸运,只有“步步为营”的陷阱。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将防骗知识牢记心间,不仅自己远离骗局,更能成为家庭和校园的“反诈宣传员”。
愿我们共同努力,创建无诈校园,守护好每一份青春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