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是教师编考试中知识与能力的临门一脚,更是对教育理念与综合素养的直观呈现。为帮助同学们精准把握面试核心,掌握实用技巧,从容应对挑战,教育学院“思源讲坛”特邀我院优秀校友、现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的李晓畅老师,重返母校,倾情分享教师编面试的实战经验与心得感悟,助力大家在面试考上脱颖而出,成功圆梦讲台。
基本信息

姓名:李晓畅
本科院校:吉林外国语大学2017级教育学专业
研究生院校:首都师范大学2021级学科教学(思政)硕士研究生
现任职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教师
获奖情况

在吉林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这片充满知识与活力的土地上,走出了一位令人瞩目的优秀学子——李晓畅。
一、夯实基础,吉外岁月奠基石
在吉林外国语大学的四年本科时光里,李晓畅打下了扎实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她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在模拟课堂、教育见习中不断磨练教学技能。这段经历让她深刻理解到“教育是慢的艺术”,也坚定了她走向教师岗位的决心。
二、深造精进,首都师大续华章
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更深热爱,她考入首都师范大学攻读学科教学(思政)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她潜心钻研教学理论,注重将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其教学设计在全国“田家炳杯”比赛中荣获优秀奖,展现了出色的教学创新能力。
三、实践淬炼,名校讲台试锋芒
2022年9月至2023年1月,她在北京一零一中担任实习代课教师。这段在一流名校的实践经历,让她近距离接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她虚心求教,用心打磨每一堂课,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四、职初绽放,人大附中展风采
2023年硕士毕业后,她顺利入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作为新教师,她迅速成长,在教学比武中屡获佳绩:荣获区新教师“启航杯”一等奖、北京市级三等奖,北京市“创先杯”昌平区区级一等奖。同时被评为北京教育学院优秀学员,并承担研究课两次,展现出卓越的教学潜质。
大学感悟
七载求学路,从北国春城到首都北京,教育的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在吉外的四年,是我教育梦想起航的地方。还记得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的紧张无措,也记得导师那句“好的教育是唤醒而非塑造”给我的深刻启迪。在这里,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迪心灵。
攻读研究生期间,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在首都师大的图书馆里,我与教育经典对话;在一零一中的讲台上,我与学生心灵碰撞。每一次备课到深夜,每一次课后反思,都让我更加确信:教学是一门需要用心打磨的艺术。
如今,站在人大附中的讲台上,我深深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真义。当我看到学生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当我见证他们的点滴进步,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师不是教书匠,而是引路人。
感恩寄语
回首求学之路,满怀感恩之心。
感恩母校培养:感谢吉林外国语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的悉心培养。母校“会通中外、砺志敦材”的校训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前行,为我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开阔的教育视野。
感恩恩师指导:感谢求学路上遇到的每一位恩师。特别感谢吉林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众多优秀教师的悉心指导,从论文选题到教学实践,您的谆谆教诲让我受益终身。感谢实习期间一零一中指导教师的无私传授,您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情怀。
感恩同事相助:感谢人大附中昌平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们。作为新教师,我在你们的帮助和鼓励下快速成长,感受到了教育大家庭的温暖。
感恩父母支持:感谢父母一直以来的理解与支持,你们是我最坚实的后盾,让我能够心无旁骛地追求教育梦想。
寄语学弟学妹:教育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愿我们都能保持初心,用爱心和智慧浇灌每一颗种子,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