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教学 > 研究生实践教学 > 正文

研究生实践教学

喜报 | 我院学子在2025年全国“田家炳杯”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中斩获多项荣誉!
发布时间:2025-10-29来源: 浏览:

2025年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决赛于10月25日-26日在聊城大学圆满举办。我院小学教育专业4名研究生在赛事中表现亮眼,预赛入围人数在吉林省位列第二、省属学校第一,决赛中李冰冰、曾淳斩获小学语文三等奖,黎海雯荣获小学英语三等奖,牛晨阳荣获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设计奖,创下小学教育专业在国家级赛事中获奖最多的纪录,尽显我院学子的教学实力与专业风采!

赛场风采:用专业实力书写青春答卷

黎海雯、李冰冰以生动的课堂设计和清晰的答辩逻辑展现教学魅力;曾淳在赛事中深度践行教育初心,以专业素养传递教育温度;牛晨阳凭借聚焦核心素养的创新教学设计斩获“优秀教学设计奖”,她们在赛场上的成长与收获,也凝结成了一段段真挚的参赛心语:

李冰冰:

赛场虽已落幕,却藏着太多温暖支撑。从备赛之初的茫然无措到决赛场上的从容应对,离不开学校每位老师的倾心相助,备课至深夜时的答疑解惑、临阵前的鼓劲叮咛,点点滴滴皆为深情。赛事是最好的试金石,照见短板也映出成长。备赛中,我反复打磨教学设计、锤炼课堂语言,在一次次试讲与实践中,对“教学”二字有了更深体悟:从教材解读的深度到课堂调控的智慧,从学情把握的精准到应急应变的从容,每一处进步都源于赛事锻炼。虽有未能登顶的不甘,但这份遗憾恰是前行的号角,让我看清不足、明确方向。以赛促学,明晰专业成长方向;以赛促思,深化教育教学认知;以赛促行,坚定深耕讲台初心。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感恩与收获,在教学之路上笃学不怠、精进不休,回馈学校的信任与栽培。

曾淳:

我用感谢、感动、感恩”三个词概括参赛心路:感谢学院老师的支持指导,让我登上更广阔讲台;感动于同伴陪伴、志愿者服务与高校选手的惺惺相惜;感恩学校提供的成长舞台,让我看到教育者的坚守与传承。于我而言,赛事经历如“醇厚的酒,初尝辛辣,回味回甘”。未来,我将怀揣教育赤诚,在小学教育之路上笃行精进,传递教育温度。

黎海雯:

携三尺讲台之梦,赴全国竞技之约。此次代表学校站上“田家炳杯”全国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师范技能大赛决赛舞台,我倍感荣幸。备赛时,从教材语篇的深刻理解、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到逐字稿的字斟句酌、课堂师生互动的反复推演,每一步都磨出了成长;赛场之上,与全国优秀选手竞技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会了更精准把握小学课堂的“生成性”教学契机,更深刻理解“师范技能”不仅是教学设计能力,更是以学生为中心、用爱心与耐心贴近学生的教育初心。这次比赛是认可、是起点、是鞭策,让我明白教育不是照本宣科的理论,而是把课本读透、把理念用活、把课堂讲暖的实践。未来走上讲台,我会带着这份收获,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个孩子。

牛晨阳:

历时近半年的教学技能大赛,于我而言,不仅是专业竞技,更是作为师范生的成长修行。从初赛前对着教案发愁的瓶颈期,到决赛舞台上从容展开教学展示,每一步都离不开指导老师们的身影。从板书的字体大小、板块布局,到课堂互动的提问设计、时间分配,老师一一细致点拨;模拟试讲后,老师逐句帮我打磨语言,纠正手势仪态,甚至耐心指导我与“学生”的眼神交流角度。这些都化作我突破自我的力量。决赛场上,与各地优秀选手同台,我少了紧张,多了笃定。在“以赛促学”中,我不仅提升了教学设计、课堂把控的专业能力,更读懂了“师者”二字的重量。回望这段旅程,我满心感恩——感恩老师们的倾囊相授,也感恩比赛让我更坚定:未来必将带着这份师恩与期待,在教育之路上稳步前行,不负初心。

总结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学子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我院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证明。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助力更多学子在专业成长道路上勇攀高峰,为基础教育事业输送更多“能教、善教、乐教”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