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课堂理论转化为育人本领,教育学院小教2401、2402班全体同学走进小学课堂,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之旅 。从观摩学习到实战授课,从批改作业到班级管理,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完成了从“师范生”到“准教师”的初阶蜕变 。

初到见习学校,带队老师先带领实习学生熟悉校园区域,介绍实习期间的相关细则与注意事项;随后进入班级,熟悉工作安排,参与本班级的环境创设,同时努力记住孩子的名字与一日作息;最后,大家认真观摩教师带班状态——无论是语文课上对文本的细腻解读,数学课上逻辑清晰的推导,还是班主任巧妙化解课堂小插曲的智慧,都被详细记录在实习手册中。

实习学生按学校安排分赴不同年级、班级。采用“一班一实习学生”的跟岗模式,深度嵌入班级日常。午餐时段,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有序就餐,餐后维护班级午休秩序;非做操课间,关注学生操场活动安全,在旁看护并提前5分钟督促整队回班,确保课间管理无疏漏。

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实习学生从协助批改作业、辅导个别学生开始,逐步过渡到参与备课、制作课件,最终走上了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小老师们”至今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独立上课时的情景:尽管课前已反复演练,但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求知的眼睛,紧张感依然不期而至。然而,当他们按照教学设计一步步展开,看到学生们积极举手、眼神中流露出理解与认同时,内心的紧张逐渐化为投入与激情。


教学实践:承接班主任分配的作业批改任务时,细致分析学生知识薄弱点,为教学反馈提供精准依据;无特定任务时,边听课边撰写教案,将大学理论与课堂实景结合,同时通过听课记录钻研指导教师的授课技巧、内容设计与课堂互动艺术,逐步积累教学实战经验。
班级管理:从升旗仪式的秩序维护,到课间操、眼保健操的监督执行,再到就餐、午休、课间活动的全程护航,实习老师全方位协助班主任,在琐碎却关键的工作中,体会小学班级管理的精细与温度。

实习学生协助班主任组织与管理晨读、课间操、自习课及课外活动;学习处理学生间的小摩擦、与不同性格学生有效沟通,以及通过主题班会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在此过程中,体会到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既需要威信,更需要爱心与智慧。实习学生们认识到,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心灵的守护者。

从升旗仪式的秩序维护,到课间操、眼保健操的监督执行,再到就餐、午休、课间活动的全程护航,实习学生全方位协助班主任,在琐碎却关键的工作中,体会小学班级管理的精细与温度。

小教2401:通过这段经历,我们深化了对教师职业的理解,认识到教师工作绝非简单的“上课-下课”,而是涵盖备课、授课、批改、辅导、沟通、管理等一系列复杂且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更领悟到教育的真谛在于“育人”——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同时,我们也实现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初步结合,大学里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真实课堂情境中变得鲜活,让我们真正理解“因材施教”的含义,也切实体会到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坚定了我们的从教信念,当学生因我们的讲解而豁然开朗,当他们亲切地称呼“老师”时,内心涌起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无与伦比,这让我们更加确信,教育是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小教2402:短短数日的小学教育见习,让我们收获颇丰,且这份成长清晰体现在三个关键维度:在教学维度,我们不仅见证了大学所学的教育理论在真实课堂中落地的生动场景,更在亲自尝试授课的过程中突破了自我局限;在班级管理维度,我们逐渐领悟到,有效的班级经营并非简单的规则执行,而是需要耐心与智慧相辅相成;在师生互动维度,孩子的纯真笑脸与无条件信任深深打动了我们,也让最初投身教育的初心愈发坚定。
这次见习绝非一次普通的实践体验,而是我们从“准教师”向“教师”身份转变的重要起点。未来,我们将带着此次见习积累的实践所得,在教育领域持续学习、深耕不辍,朝着成为一名有温度、有能力的优秀小学教师不断奋进。
一周的实习虽短,却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深耕教育”的种子 。走出课堂,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实习不仅检验了专业知识,更让自己明确了努力方向 。未来,小教2401、2402班的同学们将带着实习中的收获与思考,在教育成长之路上稳步前行,朝着“成为有温度、有本领的人民教师”的目标不断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