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
2024 年 12 月 1 日是第 37 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在这个爱与健康的交织点上,为了加强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普及教育、提升青年群体对艾滋病的科学认知水平、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教育学院“寄予”朋辈心理工作室,于 12 月 6 日在新地球村 406 开展了一场“为‘艾’发声,预防艾滋”的以生命健康为主题的同伴教育活动。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意义非凡的活动中,去见证知识传递与关爱力量相互交融碰撞的精彩瞬间,共同为健康美好的未来助力!
![17CD8](/__local/D/80/8A/62F31DFE32719151F93AE75C1BA_8088C218_17CD8.jpg)
活动预热
活动伊始,在主持人的巧妙引领下,现场氛围逐渐升温。大家一同参与了名为“大瞎话”的热身小游戏,这个游戏需要由一个人蒙上眼睛扮“盲人”,坐在“盲人”左侧的人开始不断指在座的同学,被指到的同学要接受“盲人”的惩罚,比如表演一段小才艺等。
游戏简单却充满趣味,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欢声笑语不断回荡。在轻松愉悦的互动中,这场聚焦“为‘艾’发声,预防艾滋”的知识与心灵之旅正式拉开了精彩绝伦的帷幕。
![](/__local/7/71/78/E3FCDD41D71B58F973D38C07273_44393B9C_16936.jpg)
![178A2](/__local/3/23/60/29CC6DA4BB862707C9CC10126C8_DA55E4EE_178A2.jpg)
活动进行
在进入深入探究之前,主持人引领大家达成了一个君子协议。希望每位参与者都秉持尊重、规范、包容、无歧视以及不逃避的态度,以保障顺利交流与推进活动。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份共识,进入小组讨论环节,迈向深度探究吧!
PART/1 小组讨论
现场被划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两个极具启发性的问题展开讨论。第一个问题是:“提到艾滋病,大家会联想到什么?”这个问题旨在挖掘大家对艾滋病的初始印象和既有认知。第二个问题是:“对艾滋病的了解有多少?”这促使小组成员们整合各自所知晓的艾滋病信息。
![1CCA5](/__local/E/79/6B/C7428D3933CA1009E3ADEBF425A_C73A7664_1CCA5.jpg)
小组讨论气氛热烈非凡,成员们纷纷打开话匣子。有的小组中,成员提到艾滋病会联想到死亡和绝望。在对艾滋病了解程度的讨论中,有的成员能较为系统地阐述艾滋病的三种主要传播途径。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出代表上前汇报,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观点。通过这次小组讨论与汇报,大家对艾滋病有了更全面且深入的认识,也为后续进一步探究艾滋病知识、传播正确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
![](/__local/8/17/31/1CC7DAD1FE5351F303D2DEA3314_735B8792_16A9E.jpg)
![](/__local/7/03/A7/49BBCE18A53116036019C044A8A_0FE58A01_BF4B.jpg)
![](/__local/0/47/54/1F15F8C772221FD3387CF3B3560_FDEEE477_AA58.jpg)
PART/2 行为卡片小判断
随后,进入了极具互动性的行为卡片判断环节。主持人向每位参与者发放精心设计的行为卡片,上面列举了诸多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例如“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输血”“与固定性伴侣无保护性行为”等等。参与者们需依据自己对艾滋病知识的理解,判断这些行为是否属于危险行为。这一环节让大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紧密相连,进一步深化了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知。
![16331](/__local/F/D7/CF/62456D8BA83DE91833D3D6C48FE_CE0B7F2A_16331.jpg)
PART/3 小总结
最后,主持人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艾滋病传染科普。针对行为卡片上的各种行为,主持人详细阐释了背后的科学原理。通过其生动且细致的讲解,不仅解答了大家在行为判断中的疑惑,更系统地梳理了艾滋病传染的关键要点,使参与者们对艾滋病的传染方面有了清晰而准确的把握,为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效预防艾滋病筑牢了坚实的知识壁垒。
![17357](/__local/C/8D/6F/D1FFDC8A4E40576D6D116A65BBF_234394FD_17357.jpg)
![15B8D](/__local/8/2C/7D/41C39929AA6E59E4D1B88D0DB6F_DFE910B6_15B8D.jpg)
防艾知识小科普
0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慢性传染病。HIV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 + T淋巴细胞,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0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
2.血液传播。
3.共用注射器吸毒。
4.医源性传播。
5.母婴传播。
03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1.避免高危性行为,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2.防止血液传播。
3.拒绝毒品,避免共用注射器。
4.在医疗过程中,确保使用经过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
5.母婴阻断。
活动总结
![167F8](/__local/E/22/81/E086D2220C70EC780642A4713C5_BAF8E8FD_167F8.jpg)
此次同伴教育活动在“站队游戏”的欢声笑语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深知防艾之路漫漫,任重而道远。活动中,每一位参与者都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培育了深厚的关爱之心,同时也被激发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将带着这些宝贵的收获,走向社会的各个角落,积极传播防艾理念。
未来,让我们继续携手共进,以知识为剑、以爱为盾,在防艾的漫长征程中披荆斩棘,为构建一个零艾滋的健康社会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