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良好的公民素养,为人善良,具有教育共同体意识,能从人的发展与成长角度关心他者,力行仁者爱人。
2. 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等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尊重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童心、细心;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热爱小学教育事业。
2-1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能投身于自己志愿选择的教育工作,认同劳动的价值,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2 认同教育知识的价值与作用,具备专业情怀,能够运用知识分析教育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并能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2-3 具备教育责任感,能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理论与知识,分析教育热点问题与话语,能基于专业立场做出专业判断。
3. 学科素养。掌握主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兼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其他学科基本知识,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理解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科学素养,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
3-1 具有丰富的知识底蕴与开阔的视野,掌握人文、科学、艺术等学科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艺术素养。
3-2 掌握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能运用教育学科知识对教育现象进行分析与判断,具备深厚的基础知识素养,奠基自身可持续发展基础。
3-3 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运用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4. 教学能力。能够使用普通话教学,“三笔字”规范,在教学实践中,能够依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适当结合自身特长,运用学科教学知识、现代信息及新媒体技术,进行小学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4-1 掌握小学数学、小学语文、小学英语、小学科学等学科的课程标准,熟悉相关教材并了解教材的基本特点。
4-2 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能写较好的板书,能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能独自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4-3 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及技能,能够测量与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4-4 掌握英语语言能力,具备良好的听力技巧,能够清晰、准确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熟练掌握各种阅读技巧,能够独立设计英语教学方案。
5. 班级管理能力。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掌握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小学班级组织建设、制度管理、教学管理以及班级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5-1 了解班级管理理论,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各项工作,具备家校合作能力。
5-2 具备中小学德育和班级集体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班级管理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
5-3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6. 综合育人。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能够积极参与和设计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社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让小学生会学、会玩、会生活,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灵活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1 牢固树立育人为本思想,掌握科学育人途径与方法,能够结合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开展育人活动。
6-2了解学科育人的价值,能够利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品格、品行。
6-3 了解学校文化,认同学校文化,能够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学校文化和教育理念,组织实施主题教育活动和社团活动。
7. 学会反思。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养成从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小学课程与教学等角度分析自身教育实践、实训活动问题的习惯,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对自身教育实践、实训活动中的现实需要和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7-1 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发展动态,能够利用各种资源多渠道获取信息和资源。
7-2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有效地制定并执行学习规划。
7-3 善于观察、分析和钻研,批判性地分析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创新性地寻找解决方案。
8. 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善于倾听,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与同行、小学生及学生家长积极合作交流,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和负责人的角色,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8-1 能够有效地与人沟通;能够与他人有效地交流工作成果,包括规范地撰写公文、汇报材料、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
8-2 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愿意参与或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也能够从他人的知识经验分享中学习。
8-3 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够与领导、同事、家长、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
六、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矩阵